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题,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因为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因此,先让学生通过计算认识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然后在无限小数知识的范围内进一步学习循环小数,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结构。教学由计算比赛引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产生疑问,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在循环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中,通过两个有思考性的问题:①二组两题中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点?②小数部分数字重复出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使学生抓住循环小数的本质特征。通过讨论,顺利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通过自学知道循环小数的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3、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4、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在小数分类的教学中初步渗透集合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去年有几个季节?今年呢?明年呢?后年呢?(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发现了什么?(每年都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次重复出现)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像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呢?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种数存在着这样的循环现象,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在引入课题时候,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知循环的特点。接着从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巧妙的过渡到数学中。“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循环现象,数学王国里也有一种数存在循环现象。”学生也能很快、很愿意的进入学习状态,产生对新知识渴望。)(二)出示学习目标:1、探究除法计算中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2、知道循环小数的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探究除法算式中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过渡:有信心达到目标吗?下面请大家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自主探究达到学习目标。咱们先进行一场计算比赛。1、出示自学指导(一)计算下面两组算式,男女生各算一组。第一组第二组20.5÷5=28÷18=2.432÷0.4=78.6÷11=比哪个组计算的又对又快。(1)各组选两个代表板演,教师巡视。(2)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以28÷18为例,教师提出问题:A、计算这道题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B、继续除下去,该商几呢?你怎么肯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商有什么特点呢?(商总是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5)C、为什么商总是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5?(余数总是重复不断地出现10)D、正是由于余数10不断重复出现,导致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5,那么你认为除到哪一步就可以不再往下除,就可以确定商?(除到余数第二次重复出现就可以不再往下除。)E、像这样除不完的商该怎么表示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这种永远除不完的商,并随机板书:400÷75=1.555…)2、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观察上面两组算式,思考:(1)、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