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教学案例及对策记得有次下午第二节课,我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上新课前,我让学生先把作业拿出来简单评讲一下。走入学生中间时,我发现坐在里边的一个女同学仍然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招呼她坐起来,可她动了一下之后依然趴在桌子上。我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个女同学是小新。虽然知道她平时也不怎么学习,但我已经停下课招呼了她,我就想要管就要管到底。可小新也不买我的帐,还是继续趴着。我一下子就很生气了,让她坐正。她很大声地表达对我的不满,意思是我叫了她之后她已经没有睡觉了,只是趴在桌子上缓一缓而已。我也表达了我的想法,意思是老师提醒了她,还是我行我素,就是对老师不屑一顾了。就这样我们发生了对峙,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起来。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别耽搁上课时间了。因为是刚上课,小新本身也没犯什么大的事,我就没再继续纠缠下去,只是对全班同学说我现在管你们是不希望你们荒废时间,希望以后其他同学不要有反感。之后就开始上课了。虽然看似很小的一件事,但我心里始终不畅快。因为和学生之间这种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可我一次也没有处理好过。归根结底,一是我很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过该怎么改进,而且心里还多了一些阴影,我害怕和学生发生冲突,而越是害怕,越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二是我的威信不够,才会导致学生对我敷衍了事。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就算通过“凶”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怕我,我也做不到,这是我的性格决定的。再者,威信也不是学生怕我了就有了威信。看来我是不得不慢慢去寻找建立威信的真理之路了。现在回过头再细想白天的事,我依然不确定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但通过思考至少没有了那毫无头绪的烦恼了。小新是学舞蹈的艺术生,平时不爱学习,作业也是几乎不交。我曾私下跟她聊过,她也表达了自己想好好学习。但她学习习惯不好,爱讲话,好几次自习课我提醒她不要讲话,她开口第一句就是我没有讲。总结起来她应该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今天在课堂上这么大张旗鼓地批评她,她肯定是受不了的。我该怎么办?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来处理课堂中遇到的这些事情。这个案例是众多类似案例中的一个,反映的问题有共性,而且主角以年轻教师居多。我一直很奇怪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这样的案例多发生在年轻教师身上。难道年轻就是可以失败的借口?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总体上与教师的年龄没有关系,但年轻教师出现问题后会误以为是自己经验不足造成的,所以想讨教一些应对这些事件的技巧。其实技巧是不难学到的,关键是教育观念和态度。这些观念在教科书上都写着,但是需要真正地理解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正是因为一些教师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所以会师生冲突不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总体上与个人素质、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以及当下教育的大环境有关。就本案例而言,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学生上课睡觉,教师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但教师以一种什么方式处理此事,却和态度有非常大的关系。看到成绩不好的学生上课睡觉,马上就能和许多负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无视课堂纪律、懒散、不爱学习、因为贪玩而睡得迟,等等。当教师带着这些印象面对学生时,肯定是气不打一处来,即使一开始对学生还能和颜悦色,但那明显是在控制内心情绪,学生听话还好,一旦学生反抗,不消几个回合,“本性”马上就会暴露出来,也就为接下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我对这位教师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扩展为一类教师如何去处理一类问题。1、淡化权威意识,增加服务意识年轻班主任因为缺乏自信,所以特别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威信,但他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要把学生压下去才能显示出威信。让学生服自己,人格魅力又不够,只能依托职业权威,靠权力压服。2、了解学生个性,克制自己脾气还是那句老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了解学生的个性会让教师采取更加合适的教育行为。有的学生属于吃软不吃硬的,有的则属于吃硬不吃软,还有的脾气上来了软硬都不吃,仅仅了解学生还不够,还要知己。对自己的脾气、能力有正确的估计,不要总是对学生采用极端的行为方式,要考虑到一旦师生冲突后,自己有没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