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2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文)全国版 课件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2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文)全国版 课件_第1页
1/50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2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文)全国版 课件_第2页
2/50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2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文)全国版 课件_第3页
3/50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考题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通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出,《咏山泉》既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同时它还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考题1【解析】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在回答此题时,我们要尤其注意此诗作为咏物诗所体现出的特点。考题1【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考题1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考题2【解析】此题既然要求分析“乌”和“马”两个意象的作用,那么这两个意象之间必然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原诗中我们可以提取的两个相关意象是“栖乌”和“疲马”,再结合两个意象所处的语境,乌鸦能在“残日”之时暮归“寒林”,而“疲马”于冷雨之夜却还在啮着残刍,可见这两个意象之间有一定的对比性。考题2【解析】这两个意象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有什么联系呢?细读全诗,我们不难勾勒出这样一位人物景象:在凄风冷雨的夜里,伴着壁上灰暗的灯光,疲惫漂泊的游子,愁闷落寞,辗转难眠。可见归巢的“乌”和疲倦的“马”这两个意象正是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在外的落寞与疲倦。考题2【参考答案】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考题2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骆宾王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简析本诗主人公的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考题3【解析】回答诗歌鉴赏题,要善于在细读全诗的过程中提炼答题信息。本诗开篇便交代“侠客”远赴边塞的背景,以战事之紧急突出“侠客”的急国之难与爱国热情。紧接着颈联和颔联极尽夸张之能事写侠客武技的高超,“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以百步穿杨、花照玉鞍、弯弓如满月、剑光如连星等来烘托映衬“侠客”射艺、骑术、剑术的样样精通,使得其飒爽英姿跃然纸上。考题3【解析】尾联“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反用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写此“侠客”不学彼侠客,其含意新中见奇,独到过人。通过全诗赏析,最后我们可以提炼的关于“侠客”形象的信息有:“爱国”“武艺高超”,诗人在描述其形象时所用的主要手法则是“侧面烘托”。考题3【参考答案】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侠客形象(步骤一,直奔题目)。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步骤二,分析形象)。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步骤三,说明手法及作用)。考题3《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提出,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具有一定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选修课程考查要求中,再一次提出考生要具备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肯定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2011年全国共计十七套高考题中,有十一套直接或间接考查了诗歌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主要包括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2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文)全国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