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函谷关镇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计划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农村,慢性病的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农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各医疗单位要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到当年重点工作,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现结合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2、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3、以村卫生所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镇卫生院管理、评价,综合性医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4、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5、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居民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农村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大于第1页共5页65%;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三、高血压工作目标1、发现并登记上报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患者管理率50%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80%以上;3、发现、登记高危人群并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4、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5、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并做好登记;6、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7、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心电图、b超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健康体检完整率达80%。四、糖尿病工作目标1、发现并登记上报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患者管理率50%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80%以上;3、发现、登记高危人群并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4、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5、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6、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心电图、b超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健康体检完整率达80%。五、实施计划对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一)、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诊疗、免费测血压、第2页共5页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并上报镇防保站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所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糖尿病患者登记表》。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所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