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变策略之我见颍上县古城镇张庙小学李楼摘要大家知道,后进生转化问题在各科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这尤其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因为农村小学相对城市学校来说,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知识基础差等,而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后天的,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后进生得到更好的转化,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对策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分析转变策略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在农村小学数学学科中,学生的后进面更大,因为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学生父母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而难以进行家庭中有效教育等因素,又因为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学好小学数学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抓好数学后进学生的转变工作尤为重要。下面就本人从事近三十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工作方面谈以下拙见:一、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分析本人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数学,通过对后进学生的观察与研究中得知,农村小学后进生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社会原因: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上网吧等。另外,他们受到就业难的影响,而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等等,这些都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着消极的影响。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家长的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他们对稍高年级的数学题目,自己也难以解答,更谈不上有效的辅导了,并且有的家长还认为,学生学习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吃、穿,因而他们一年四季忙于农事或外出打工,无心顾及自已孩子的学习,使自已的孩子养成了学习松散的习惯。特别是每学期新转入的外来民工子女,他们知识基础差异大、学习习惯不好的又比较多,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再次,单亲家庭子女(母亲生下小孩后把小孩留下自己出走)日益增多,这些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性方面都失去了勇气和信心。3、学校教育原因: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育方面的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源的质量要比城里学校差的不良局面。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起吃苦的精神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上课不专心,没有兴趣参与教学互动,有的学生上课经常性地开小差而走神,做小动作,不懂也不向老师请教,长期对旧知识的“欠账太多”,造成知识、能力上的断层,对新知识无法理解。5.教师的原因:农村学校老师大多数想调到县城或以上学校教书,因而他们有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另外,老师住在县城或以上的比较多,没有太多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知道老师在下班后要坐校车赶回家,不可能留他们很晚,所以一部分后进生就尽可能拖时间,这样教师对后进生较少得到关爱。另外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二、后进生的学习转化对策1.调查摸底,建立个人档案由于“后进学生”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即:有的由于家长素质低又没时间管教,学生调皮贪玩、懒惰不求上进,对旧知识的“欠账太多”,造成知识、能力上的断层,对新知识无法理解;有的由于是智力较一般学生低、接受能力差,自卑感比较严重;有的由于是单亲家庭缺少亲情和关爱,体质差,缺课多,学习又不努力。因此,每次接受新班后要及时调查摸底,建立个人档案,便于对症下药。2.及时与家庭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后进生的形成由其家庭背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家庭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很大,有些父母把他们的责任仅仅定位在管好孩子的吃、穿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当得知子女成绩差时,教育方法粗暴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