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没有钓到那条鱼江津区西湖小学李惠联教学目标:1、能够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部分词语。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在钓鱼过程中的心理活动。3、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叔叔所说的话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感悟叔叔所所说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借助上下文,引导学生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了解到大家积累了很多的名言警句。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条格言。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巴普洛夫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预设:孩子们,你看这几条名言从不同的方面告诉我们要学会什么呀?——对,是要学会谦虚的。好,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引读或者直接引导学生齐读)过渡:这些名言和今天学习的故事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吧。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出质疑。过渡:现在,让我们各自朗读课文,思考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尤其要想一下:我为什么没有钓到那条鱼呢?三、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重点思考:我为什么没有钓到那条鱼呢?学生开始读书,教师巡视了解孩子读书情况。3、交流:我为什么没有钓到那条鱼呢?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注意要说得有理有据。小结过渡:孩子们,通过刚才的交流,说明大家读书很仔细,读书就要这样,字字入目,声声入耳,就会有大的收获。我们知道文中的“我”在钓鱼的时候,很心急,这是不行的。那么在叔叔看来,钓鱼的人怎样做才能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叔叔说过的一句话。(孩子们开始读书)四、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1、交流:在叔叔看来,钓鱼的人得有耐心才行。2、板书这个句子:钓鱼的人得有耐心才行。3、理解“耐心”(1)师:孩子们,耐心是什么意思?——预设:很认真,不急躁,很用心,很专心。(2)师:你看,这个同学就是一个听讲很有耐心的同学,他始终眼睛盯着老师,耐心的听大家发言,这么专注。我还看到了这个同学,读书很有耐心。孩子们,耐心做事就会成功的。好,我们在一起读读这个句子。4、设问:文章的“我”在钓鱼的时候有耐心吗?——没有。五、精读课文,感悟道理。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部分文字。要求:读读这些文字,从哪个句子中看出“我”在钓鱼的时候没有耐心?2、学生读书,画句子,老师巡视指导。3、交流。预设如下:(1)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在水面急速地动鱼钩上的诱饵,眼巴巴的等候鱼儿前来取食。——急速眼巴巴说明“我”没有耐心,很着急。——师:你能读出“我”盼望鱼儿上钩的心情吗?——师: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家伙,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呢?(2)生:我从“失望”这个词语看出文中的“我”没有耐心。才一会儿的功夫,他就着急了。——师跟进学生的回答——是啊,此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呢?——好,你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他的失望心情。(3)生:我从“猛的一拉”“一次又一次”看出我很心急。课件:句子比较——师:大家看,老师把原文中的句子改了一下,你觉得可以吗?我猛地一拉鱼竿,岂料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鱼的线抛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什么也没有。我一拉鱼竿,岂料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鱼线抛出去,但提出水面时却什么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猛地”“一次又一次”,这两个词语不能去掉,它们说明“我”在钓鱼的时候非常心急。师:谁能读出“我”的心急呢。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师:还有吗?引导学生交流“恳求”,这个词语还可以换成那个词语呢?——央求、乞求、哀求。引导:大家想一想,此时我在心里会对叔叔说什么呢?师小结:面对我的表现和乞求,叔叔却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指板书)钓鱼的人得有耐心才行。4、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