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认识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如何破解新课程带来的一些新课题?这些问题涉及小学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成长等方面。近年来,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国内外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进一步从教学理论上加以探讨,因此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哪些教学方法是好的?如何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去判别它们?从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如何?本文想围绕围绕着小学数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一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改革中的问题及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由于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改变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具体表现为:问题是由教师提供的,学生无权主动提出问题;一切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数据由教师提供,不是由学生自己获取;所有作业、练习的评价依据也是由教师一手操办,根本无视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和评估。课堂教学的形式,往往表现为教师向全班学生“满堂灌”为主,不存在教师学生间的多向交往,学生间的交互式交往更是严重缺乏。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学活动的道具,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社会性发展受到抑制。2、以传授知识为本位,忽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不外乎为:“复习旧知——传授新知——巩固新知”。该模式反映了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又一弊端——以传授知识为本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其它方面的教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论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即便是在知识传授中,也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把学生掌握知识等同于记住知识,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记住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教师问题的设计也都是一些记忆性的陈述性知识问题,学生只要略加思索就能回答,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教师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轻视整个运算过程的推导。认为只要能应用结论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是用什么办法推导得出无需去了解知道,需要思考的一些程序性知识的问题,教师避而不问或是分解几个若干个小问题,这样,这种枯燥乏味的知识记忆式教学,严重违背了学习规律,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落千丈。3、以完成教案为目的,忽视教学方案的改革根据传统教学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进度有计划地进行。每节课无一例外地要完成规定的课时任务。在传统的教案中,往往是只写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至于学生的起点能力,中间需要哪些使能目标,并没有展开分析。这就使得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至于怎样从学生的角度衡量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教者心中无数,缺乏必要的钻研。这就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不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二、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的思考鉴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如人意,所以,我们有必要谈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想法。1.小学生应学什么样的数学1.1小学数学要注重长远与长效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着眼点很多。要想理出头绪、抓住重点,“放眼长远、注重长效”最重要。放眼长远是核心。无论一个人长大以后在不在数学领域内学习或工作,通过数学学习习得的解决问题策略、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及运用工具的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小学数学课程虽然与高考、就业一类的目标相距尚远,但却是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当具有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