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危险源(点)管理制度与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价制度汇编危险源(点)管理制度(一)危险源(点)的确认与图表的张挂:运用危险系数或专家测定法测定各生产区域(点)的危险程度,确定危险源(点),经确认,我公司的危险源(点)如下:A级危险源(点):(1)焦炉地下室;(2)中央配电室;(3)焦炉炉顶区域(停鼓风机);(4)化产罐(槽)区。B级危险源(点):(1)配煤;(2)各配电室;(3)空压气包、管道;(4)锅炉房。C级危险源(点):(1)焦炉四大车;(2)各种小型起重机设备(含电动葫芦)。2.各作业区必须张挂危险源(点)图表。危险源点图表包括危险源点分布平面图和岗位危险源点辨识牌两种。3.危险源(点)分布平面图应张挂在醒目的位置。4.危险源(点)辨识牌应张挂在相对应的岗位上。(二)危险源(点)的管理和检查:1.危险源(点)的管理:本着谁所在谁负责管理的原则,个危险源(点)均由所在作业区领导者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所有危险源(点)均由所在当班岗位人员实行管理。发现险情应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2.危险源(点)的检查:A级危险源(点)由公司分管领导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检查。B级危险源(点)由所在部门主管领导同有关职能人员负责检查。第1页共6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C级危险源(点)由所在作业区领导同有关职兼安全人员负责检查。(三)危险源(点)的变更:当危险源(点)潜在危险程度增加时,由所在单位上报,经公司组织测定,安委会审批备案;当危险源(点)潜在危险程度增加时,由所在单位报上,经公司组织测定,安委会审批备案;当危险源(点)c彻底消除后,应向公司安委会申报注销;危险源(点)的危险程度变更后,应重新进行测定和确定,并制定对策(防范措施),更换辨识标志牌。第2页共6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价制度(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85(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3、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指导全公司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完成公司内常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风险评价。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对识别和评价结果进行评审。4、各部门识别本部门非常规生产经营活动的危害和风险评价,制订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措施,报安全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实施。5、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隐患,接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重大隐患通知,并建立档案,制定隐患治理实施方案。6、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实行的应急措施。7、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各职能部门成立以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非常规活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8、初始状态评审在体系建立之前,公司风险评价小组对初始状态进行评审,提供开展安全标准化持续改进的起点。评审的主要内容有:1)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2)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3)对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9、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时机与频次规定。861)每年组织一次对常规活动中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非常规活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常规活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每年2月份进行。2)非常规活动主要包括:新的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新改扩建设项目、动土、拆除、设备检维修、重要工艺变更、设备变更、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等。10、危害识别顺序及内容1)部门;2)生产现场;3)生产现场平面布局;4)生产工艺过程;5)生产设备、装置;6)危险作业;7)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8)各项制度(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9)生活设施和应急;10)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1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