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课题:《动物游戏之谜》南漳二中熊华然一.课文定位《动物游戏之谜》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一单元主要学习科普文章。《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教材编排也强调阅读科普作品,关键在于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的人格魅力,感受科学文章语言清晰、简捷、准确的风格。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说明文,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常识,高中阶段可在这一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精神,并掌握写作说明文的基本技能。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标的新理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并概括文章基本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层次。2.学习品味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3.学习科技文写作,尝试写简单的科技小论文。4.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2.体会本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四.教法1.激趣导读说明文教学一向不受重视,教师以文教文,学生自然不会感兴趣,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相关问题,一定会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2.问题发现法,启发学生探究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探究问题。五.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而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难题,不过俗话说的好,“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这表明博采众议、集思广益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会欣赏他人,善于与他人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从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5分钟)导入新课:人类对动物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古老的人类,认为很多动物是强大的,人类需要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战胜他们;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认为动物是一种简单的生命,不会思考,没有智慧,只是使用生理反应罢了;但现代人发现人类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比如我们人类从小都喜欢游戏,游戏让我们精神焕发,健康而快乐的生活,那么,动物呢,动物会游戏吗?他们为什么游戏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物游戏视频,以此导入本课。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二)(5分钟)整体感知,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构。明确:说明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本文先摆现象,后分析问题,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文章。板书:1—4动物也像人一样游戏5—8动物游戏的三种基本形式9—15关于动物游戏的假说及结论设计意图:科普说明文重在向大众传达科学知识,那么它如何传达那些信息,为何这样传达信息呢?设计此问题,就是希望学生在读中质疑、问难,对课文结构安排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三)(25分钟)自主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找出本文描写性语句,进行赏析,体会说明文中运用描写的好处。(说明文文辞相对枯燥,不易融入情感,调动兴趣,其实说明文也可以通过范读或听录音,然后再集体朗读,让学生在听读和自读时注意说明、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2.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比较分析文中“厮打”“结成”“调剂”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注意从词语本意和语境上分析用词)3.作者如何引出“动物也像人一样游戏”这一观点?(举出三个例子以后。这三个例子有什么特点——从热带到寒带,陆生到水生,走兽到飞禽——典型代表,突出其普遍性)4.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