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和对策吴剑翘(安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130107121092)摘要:学龄儿童中,3—6岁的幼儿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所以学前教育是最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时代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社会急需求科学型人才,对于学前教育来说,这门领域课程是很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那么如何培养好幼儿的科学兴趣以及思维逻辑,在实际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关键词:科学教育意义;问题分析;解决对策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及其重要性(一)科学教育趋势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幼儿园教育经常采取一味迁就的方法,将所有知识通过填鸭式的方式灌输。这样固定的知识传授,往往造就他们不肯开动脑筋,享受“不劳而获”的习惯。针对实际情况,幼儿科学教育必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它开拓幼儿的逻辑思维,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积极开动脑筋去观察去实践。通过主动性将事物的概念、科学的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全部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能够了解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现如今学前教育根据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强烈兴趣、操作能力和想象力的科技人才。而这些科技素质的培养,都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因此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方法教育幼儿。从小开启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欲望,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二)科学教育意义科学教育领域,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科技、数学这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有共同和独特之处,一起建构幼儿园不可替代的领域角色,给幼儿带来的教育意义也是无法比拟的,总结为以下几点。1、认知发展2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对周围世界环境的认知,运用各种感官来掌握知识,并结合所得经验进行合理的推断思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心理,使幼儿从小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之情。[1]2、思维发展科学领域锻炼幼儿思维能力,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呈现出数量、空间、验证等形式,让幼儿理解数字、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敏捷性、灵活性。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给予幼儿动态的学习,通过操作验证得出结果,具有理性和抽象、推理能力的锻炼。(1)科学思维锻炼幼儿理性思维方式,不只是去感觉观察就可以做到的,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例如:“看谁跑得快?”当我们询问幼儿玩具车在不同材质上赛跑哪条路最快的时候,幼儿没有通过实际操作,难以回答出这个问题。只能回答出心中所想的内容,没有任何依据。而科学课程开展就是为了让幼儿学会理性对待,学会实践,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得出答案,不只是按照我所“认为”来确定结果,是要有依据可寻的。(2)数学思维数学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前提。促进幼儿抽象性,将数字形象到具体化,比如数字3具体化到三个苹果,三辆汽车。且在熟悉数字之间关系时,进行简单的推理。比如给予1—10以内的数字填空,幼儿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推理出缺少哪些数字宝宝。除了抽象化,数字锻炼幼儿敏捷性和灵活性,在分类中可以让幼儿观察出物品不同方法的分类,而不是单一的模式分类,更具有灵活性思考。[2]3、情感发展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健康、动植物、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等。在通过种植养殖区域,能够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与动物的情感,培养他们环保意识和爱心,懂得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培养。而在科学实验中,通过与小组结对做实验,能够让幼儿之间语言交流,团结协作。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培养幼儿耐心细心。对于操作错误而形成的结果不气馁,经过再次的努力来取得成果,让幼儿发现科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丰富了自我。3二、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分析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教育发展形势较好,但总体而言,我国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幼儿园一直把普遍注重常规知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