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习作”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2.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学活动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并运用于习作这个目的去展开.【学情分析】全班共57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30人.全班学生聪明活泼,兴趣广泛,积极进取,善良可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班级荣誉感强.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对周边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部分学生学习活动比较被动,胆小,做事磨蹭,懒散,说得漂亮,做得有限,需要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益,办事效率.【选文分析】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2•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2/6谷》《鸟的天堂》《火烧云》【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初步运用•学习观察日记,进行语文习作实践活动.【教学难点】养成细致有序长期持续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够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孩子们,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这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让我们知道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那这几篇文章在观察中有哪些发现呢?引出主题:观察与发现(板书)二、主题回顾孩子们,让我们跟随第二组课文走进庐山,走进叶圣陶先生的小院,走到蟋蟀的门前去看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懂的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题西林壁》: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不同,所见到的景象也各不相同;《爬山虎的脚》:作者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并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蟋蟀的住宅》:作者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要素.三、阅读概览3/61.(过渡):在本册教材中,也选编了几篇与观察有关的文章.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课件出示四篇文章的题目:)《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老师还请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把你的阅读体会填写在《群文阅读记录表》中并和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小组交流,老师巡视)附表(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进行填写)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3.学生交流,概括出文章的梗概,教师引导并提炼关键词.篇目名称作者主要写什么观察方法喜欢部分《观潮》赵宗成朱明观潮盛况从远到近再远潮来潮去的壮观景象《雅鲁藏布大峡谷》杨逸畴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鸟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鸟的天堂》巴金树美鸟欢从远到近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动态美《火烧云》萧红云的变化和特占八、、细致观察云的颜色变化和奇妙形态《观潮》:1、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