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 我叫李镇西,本期开始就任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我有一些真诚的心里话想对您说。 我首先感谢您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武侯实验中学,我认为这是您对我校的信任。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定尽我们的全力不辜负您的信任! 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我完全可以理解,当您把孩子送进我校的那一天,就对学校的老师寄予了厚望,希望您的孩子能够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但是,不知您是否想到过,其实,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首先不是取决于老师,而是取决于您这位家长! 我们学校本期开始实施“新教育实验”,该实验有一个内容就是让所有学生家长学会做“新父母”。这点非常关键。 我一直坚持认为,一个孩子的成才,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简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家庭教养如何,家长的素质如何,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注意,这里所说的“家庭氛围”“家庭教养”“家长素质”,不一定和文化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在我的视野中,有的博士家长依然“培养”出了罪人,而大山里一些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却培养出了一个个有出息的孩子。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原北大副校长、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就是一个例子。他出生于农村,父母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因此他也谈不上什么早期的文化启蒙,九岁才读小学,但因为他的父母首先是一个善良、勤奋的人,于是一粒科学家的萌芽便在这对农民夫妇的手中开花了。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也是教育者――不管家长是否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或是否学过教育学,只要有孩子,他就是教育者。这样看来,我们――就是我、我校的老师和你们家长――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同事关系,因为我们都是教育者啊!(下转二版) 李镇西,1982 年 2 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 年 6 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系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优秀班主任,“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 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4 年 9 月,被成都市公众评选为“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