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给幼儿自我成长的机会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传统的自常常识教育的继续和发展,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主要途径。当今科学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拓展,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如何才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把它同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需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操作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解放幼儿的头脑和双手,提供丰富的、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操作与探索的前提条件。通过操作,幼儿对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的,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有趣的、可操作的,蕴含科学道理的材料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基本科学素养使幼儿在与科学材料的互动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自觉——自主地去建构知识、获取技能。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想方设法让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要靠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探索,因此提问的设计很重要。一般而言,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带着问题去操作,通过操作活动验证结论。 二.同伴参与 向幼儿的操作,探索、思考,引发幼儿自由表达,发现创造。例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驴子过河”的部分提问,驴子第一次驮什么过河,第二次驮什么过河?两次的结果不一样?到底谁轻谁重?引导幼儿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发现了驴子的疑惑,从而带着问题操作,通过操作活动验证结论。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积极地引导激发“童心”,培养“童趣”。换回“童真”在自然而真实的情境中,树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良好师生互动关系。 三.耐心等待 孩子有着与生活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让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需要通过相互的倾听了解不同的观点,需要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丰富个人的理解。 四.强调“手脑并用” 动手做在做中学,在幼教界被广泛重视,是由于儿童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其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的主要方式,但手的操作还必须和心智的操作、改变相互结合。探究不仅强调动手做更强调动脑筋、真正的学习并作在儿童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这包括强调儿童的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活动的猜测,幼儿对活动的结论等等,这一切,都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完成,尤其是随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对动脑的强调越来越多。 五.科学教育回归生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