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触动心弦颍州路第一小学 付 阳2006 年,我新接了一个班,班里 59 人中有留守儿童 37 人,在校住宿 21 人。这群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胆小、不愿与人交流;不会说普通话;卫生习惯较差,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却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瞪大着眼睛,仔细听老师讲课,对于老师课堂上的语言、教具充满了好奇心,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老师的崇敬。在与这个特殊群体的接触中,我渐渐地了解了他们,父母能够给他们的是物质、金钱,但给不了他们的是照顾、关爱,甚至一个拥抱。由于情感的缺失,使原本应该健康阳光的孩子们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他人相处,不愿开口说话,心理健康、性格、学习等等都受到影响。面对这些情况,思虑再三,我决定以关爱之心触动孩子们的心弦。“雪琴,来老师给你梳辫子。”“小东,看你的小手又黑了,我们一起洗干净吧。”“大家都来尝尝老师做的饼干香不香。”“这一题老师再给你讲讲吧。”“你这一次作业有进步了。”“我们班的男孩子们力气真大,拔河比赛因为有你们才能胜利啊!”“今天我们班又得到循环红旗了,多亏了于振豪、王传银、杨雨婷这几位劳动委员”……慢慢的孩子们变了,变得大胆了,变得讲卫生了,变得喜欢和我说话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孩子们的进步使我欣慰,孩子们的懂事令我感动。一个周末,我把四个没有父母来接的孩子带回家,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吃饭,刚吃完,于振豪、王传银就把碗筷收拾好,放进厨房,擦干净桌子,午睡起来,肖雪琴动手叠好了几个人的被褥,要知道他们才只是 6、7 岁的孩子啊,想想自己的孩子,再看看他们,我是又心疼又感动。每天当我走进学校时,孩子们像小鸟一样扑进我的怀抱,一块糖果不知什么时候藏在我的口袋里、一张画着漂亮人物的卡片躺在我的书桌上,孩子说那画的是我、一声亲昵的呼喊……此时,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越来越信任我了,有了快乐会跑来告诉我,当然受了委屈也会哭着来找我。我们班还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留守儿童生日会、拔河比赛、绘画展览、歌咏比赛、作业展评……这群留守儿童在班里也越来越自信了,书写工整了,作业更加认真了,喜欢朗读了,学习进步了。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当我把点点滴滴的心血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惊喜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它告诉我:脚踏实地当好一名小学教师是真实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永恒的……20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