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一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主备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2.使学生初步体验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点拨、分析。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教学准备:直尺、三角尺、课件。教 学 过 程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早餐呢?学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喜欢吃的早餐还真是不一样,喜欢什么早餐的人多呢?我们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四年级学生喜欢的早餐统计表。早餐牛奶豆浆粥人数612242.提出问题。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预设 生 1:喜欢喝粥的人有 24 人。生 2:喜欢牛奶的有 6 人,喜欢豆浆的有 12 人。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不少,其实这些数据除了整理在统计表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出来呢?激 发 兴趣 , 引 入新课。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预设 生:条形统计图。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你们的想法非常好,这里有两个统计图,请你们选一个条形统计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三、合作交流1.学生开始制作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学生的劳动成果。(1)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明自己涂的是哪一个条形统计图,是怎样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预设 生 1:涂的是第一种统计图,每格代表 1 人。生 2:涂的是第二种统计图,每格代表 2 人。(2)师:涂条形统计图时需注意什么?学生交流看法。师:出示涂好的条形统计图。3.观察涂好的条形统计图,完成几个问题。(1)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预设 生:第一个图的每格代表 1 人。第二个图的每格代表 2 人。师:看来条形统计图并不都是一格代表 1 人,有时候也可以一格代表 2 人。(2)师:仔细观察,喜欢( )的人最多。预设 生:喜欢粥的人数最多。因为这个直条最长。(3)师: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有 5 人,你认为在第二个图中怎样表示呢?预设 生:半格代表一人。(4)小组交流: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在 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