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中国旅游业应对危机的金钥匙魏小安 杨劲松 魏诗华(1.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100740;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3.远见中国数字旅游研究院,北京,100027)[摘要]智能化,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危机中,中国旅游业抓住战略机遇、突破传统模式,寻求主动应对策略和长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解决方式。中国旅游业的智能化发展,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现实的选择。为了实现智能化发展,中国旅游业应当在目标、政策、组织、技术、产业、市场六项领域全面更新战略,进行综合创新,运用“智能化”这把中国旅游业应对危机的金钥匙,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一个智慧的产业。[关键词]智能化;危机;转型;创新;效能[作者简介]魏小安(1952-),男,湖南衡阳人,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管理,Email:weixiaoan@vip.sina.com;杨劲松(1976-),男,四川三台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Email:smartyjs@yahoo.com.cn;魏诗华(1978-),男,北京人,远见中国数字旅游研究院院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信息化,Email:weishihua78@sina.com。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和实体经济危机中,中国旅游业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到了必须突破、也有条件突破的历史时刻。站在这一重大的中长期战略决胜点上,智能化发展,为创新、革新、更新中的中国旅游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智能化,是中国旅游业应对当前危机和开启未来发展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一、智能化的定义与特征智能化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随着 1941 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智能化的概念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智能化”的定义和特征在学术界没有严格的定论,主要可以做以下界定。(一)智能化的概念定义智能化,是通过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手段,面向某一对象进行系统化处理的过程。“智能化”既离不开人类自身智慧与能力的参与,又模拟、延伸和扩展了人类的智能,使对象的运行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John McCarthy,1956),自动制定决策、采取行动,从而提高对象运行的效率和品质。智能化是通过形成“智慧”,从而产出“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信息传递、数据存储、语言表达、行为发生以及感觉认知和逻辑思维;智能化对象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