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金融风险学》是经济学院为金融学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本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主要为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服务。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多样,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技巧,提高对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比较与选择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化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金融风险。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金融风险的定义;了解分析和识别金融风险的基本方法;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定义;学会金融风险度量的主要技术方法;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程序及基本内容;掌握资本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等几方面的风险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三、适用专业与学时数适用于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本课程总学时为 45 学时,每周 3 学时,行课 15 周。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金融学》、《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银行风险管理》, 赵晓菊著,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参考书:《金融风险管理》, 施兵超、杨文泽著,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六、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阐释金融风险学的理论和实务。七、开课及编写大纲单位、课程负责人经济学院金融学教研室,肖萌八、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核共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考核即该课程的平时测验、平时作业等,占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 80%。第一章 金融风险概述[基本知识点]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基本的了解。掌握金融风险的定义;了解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与假说;了解信息经济学关于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理论;掌握金融风险的特征与种类;了解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的方法;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内涵[教学重点与难点]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与假说;信息经济学关于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理论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理论学时:2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一、金融风险的定义1 风险是指潜在的亏损或出现亏损的可能性2 金融风险指因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显露、激化,进而对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