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究四学” 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操作要领 一、导学——明确学习目标,提示自学方法 1、开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准确、清晰、明了地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内容(根据内容可转化成思考练习)、方法、要求和时间(必要时也可由学生讨论提出),用时 2 到 3 分钟。 2、教师语言简练准确,富有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围绕目标主动学习、探究。 二、自学——个体自主探究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内容,试做导学中的练习。2、在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集中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但当时不纠正,立即调整引导解疑设计,为“后教”作好准备。 3、自学时间可以集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分时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保证学生自学时间的充足、自学效果的高效。4、自学时间一般不少于 6 分钟,要让学生有认真看书和思考、练习的时间。要保持有序的课堂纪律,独立思考,独立看书。特殊课型可运用常规性自学(对必须扎实掌握的双基知识的先学)、引导性自学(针对教材或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性自学(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等方法, 让学生“学进去,动起来,做出来”。 三、互学——合作讨论探究、启发引导探究 1、互学指在学生自学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式交流学习活动。时间约为 10 分钟左右。 2、互学一般分为更正、讨论、讲解三个环节。 更正——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演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更正,这种更正可以是互相更正也可以是自己更正。在更正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轻易表态。(注意:本次练习反馈与“评学”中的目的要求的区别。本次是在学生自学例题或课文后进行,主要是模仿练习,只要求学生基本会做,不会做的可以再看例题或课文。)讨论——讨论点应落脚在相异构想较多,且触及问题本质的地方。教师应提出直击难点、关键点的问题,先让学生回答,尽可能的让较多的学生畅所欲言(尤其是中差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