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中减少数控车床事故的方法实训期间的安全意识,可为日后工作中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以下要求操作,基本上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下面以北京凯恩帝公司生产的数控车床(类 FANUC 系统)为例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一、编程方面1、固定进刀退刀模式。每把车刀从换刀点以 G00 模式运动到进刀点,进刀点应在 X、Z 两个方向离工件有一定距离,太远太近都不行。太远会增加 G01 进给的空行程,造成加工效率低;太近会增加安全隐患。进刀时(从起刀点到加工开始点)必须以 G01 方式进刀,退刀时必须以G01 方式退到退刀点(退刀点距离工件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后再以 G00 方式运动。如下所示:编程如下:O9999 M03 S600T0101G00 X22 Z4G01 X20 F100Z-20X30G02 X40 Z-25 R5G01 X40 Z-50X80G00 X100 Z1002、换刀点设定模块化。换刀点的设定关系到加工的效率和安全问题。换刀点设得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如果设得太远,刀具从换刀点运动到进刀点的时间就会加长,降低了效率;如果设得太近,刀具在换刀处可能会和工件发生碰撞,造成刀具、工件及机床的损坏。因此,学生自己设定换刀点,就可能被设得太远或太近,所以可以根据刀具及工件的实际情况采用子程序把换刀点固定下来,学生换刀时只需将刀具回到退刀点,然后调用子程序即可,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如: …… O999 G01 X62 F80 G99 G97 G40 G21 M98 P999 G00 X120 T0202 Z120 …… M99 这里,X120,Z120,就是设定的换刀点,如果要更换换刀点,只需修改 X、Z 值即可。3、编程格式的规范化。同样的工件但每个学生编出来的程序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实训指导老师在实训开始阶段必须仔细检查每一位学生的程序,以免在加工时出现问题。面对不同的程序,我们必须顺着他们的思路检查程序,比较烦琐,有时难免会出现差错,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实训老师的要求编写程序。最好要求他们把每把刀的加工内容写成独立的程序,程序开始时必须都设定加工环境,如程序状态、主轴转速等,加工程序严格按照固定的进刀退刀模式编写,程序结束时,加上 M01 语句。例如:O999M03 S600T0101G00 X40 Z2G71 U2 R1G71 P0006 Q0010 U0.5 W0 F100 S600N0006 G00 X10G01 Z-10 F80X15 W-10W-10N0010 X20 W-5G70 P0006 Q0010G00 X50 Z50M01M03 S600T0202……M01这样编写的好处是:(1)在程序调试时,可以方便的从修改过程序的刀具开始执行,不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