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与质量体系管理1.综述目前宝钢在质量管理体系发展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992 年开始执行的基于 IS09001 并结合石油行业要求的 APIQ1 质量体系;1995〜1998 年的 ISO9001、APIQ1;1999〜2003 年的 ISO9001、QS9000、APIQ1;2003 年至今的 ISO/TS16949、APIQ1。通过这些阶段的体系认证和审核,促进了整个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了质量管理的工具,例如:SPC、FMEA、MSA、控制计划等。而六西格玛(6Sigma)是宝钢 2002 年请麦肯锡公司在热轧厂进行精益项目试点开始的,2003年与 I 咨询公司合作正式启动,这也正是质量体系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时进行的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变革,历时 7 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全国六西格玛推广先进企业和质量技术一等奖等。时至今天,宝钢在质量管理体系和六西格玛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这两个管理体系进行完美结合,这是我们需不断努力改进以追求卓越发展的重要任务。2. 从质量管理的发展看两者的结合自从 90 年代中国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以来,“顾客满意度”就大行其道,成了企业经营中最基本的战略。这一理念风行的经济环境与 80 年代的欧美很相似。当时,绝大多数行业也已处于买方市场.如果不能使顾客满意,即使是“好商品"也会卖不出去。最早对这种经营环境变化作出系统反应的是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他们于 1985 年提出并实践了“服务与管理”的观点。他们的信念是,企业利润增加首先取决于服务的质量.这意味着企业自觉地把由生产率的竞争转换为服务质量的竞争。如果把追求“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的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管理思想就是“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 TQM)”。虽然早在 1961 年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s)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就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理念在中国真正产生影响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以达到生产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实现客户满意,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和长期成功。”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并没有一套统一的工作模式,因各国、各企业情况不同,贯彻 TQM的方法和效果各不相同。A 就中国企业而言,主要是通过 ISO9000 的贯标活动来实现质量的提高。ISO9000 系列国际质量体系标准于 1987 年问世,经历了两个修改阶段:第一阶段为有限修改,即 1994 版;第二阶段为总体结构和技术内容上较大较全面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