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高考题1. (2015,新课标Ⅱ)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BC) A. 8 B.10 C.15 D.18 设列车总车厢数为n,挂钩西边有k 节车厢,每节车厢质量m 当向东行驶时,a=F/km,向西行驶时,23a=F/(n-k)m,两式联立得k=25n,k 肯定是整数,所以n 是 5 的倍数, BC 对。2. (2015,新课标Ⅱ) 某学生用图( a)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2;打点 C 点时物块的速度v= 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C)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高度C 斜面的倾角(1)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Δ x=aT2 ,0.0013=0.0002a,a=3.25 m/s2Vc=BD段的平均速度,所以Vc=(0.0365+0.0352 )/2×0.02≈ 1.79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mgsinθ -μ mgcosθ ,想要求摩擦因数,还需知道斜面角度,C对。3. (2015,新课标Ⅱ)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 =37°(sin37 ° =53 )的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 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 ,在极短时间内,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83 ,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 0.5 ,A、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 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 保持不变。已知A 开始运动时,A离 B 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在 0~2s 时间内 A 和 B加速度的大小(2) A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1)分别对 A、B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于物体A,ma1=mgsin37° - μ1mgcos37°解得 a1=3 m/s2对于物体B,ma2= mgsin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