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有效状况: 已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 5 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 5 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 年,粮食总产达到 2315.8 万吨,比“十五”末增长 6.36%,粮食生产延续了 2004 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 万吨,比“十五”末增长 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 311.8 万吨,比“十五”末增长 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 15 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 3827.4 万头,比“十五”末增长 14.42%,在全国排第 5 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 353 万吨,比“十五”末增长 31%,在全国排第 1 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 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 2147 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 3 位、第 8 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508.99 亿元,比“十五”末增长 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 元,比“十五”末增长 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 37.48%,比“十五”末提高 7.1 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 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 3800 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 2300 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 68%和 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 500 万亩。2010 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45.47%,比 2005 年降低 7 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 73.8%,油菜“双低”率达到 95%,优质果率达到 65%,名优茶产量占 45%,优质棉占比超过 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 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 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4000 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