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教法学法新探浅谈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巩固并提高从阅读课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应从激发写作欲望、阅读启智、积累素材三方面着手。下面具体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写作欲望 现在的中学生,应当有一定的“胸中积蓄”。但是要想使学生的“胸中积蓄”达到一吐为快的情景,所谓“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这就需要学生在这时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心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这种强列的内心要求呢?具体做法是再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更加真切的感受。记得一次写“亲情篇”的作文课上,我先从我的父亲谈起——“我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在我上初中的时候 ,要步行十五里的路程,穿河堤,过山路才能到达学校。那时,家中贫困,父亲不会骑自行车,他都是拉着车给我送粮食,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特别是大热天,一块一角钱的冰糕都舍不得吃,而是到伙房饮一气冷水,就走了。可惜我的父亲在我刚上完初中时就得了重病离我而去……”说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停了一会儿,我说:“同学们,你们的父亲呢?我可以肯定,你们的父亲一定是可敬的慈父,下面请大家想一想,然后具体地说一说。”几分钟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有的说到动情处,甚至泣不成声,同学们都想把自己胸中的积蓄表达出来。至此,我见火候已到,说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孩子都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他生动的写出来吧!”二、阅读启智,激发热情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古今中外有许多名言。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两句话大家非常熟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元代有人曾打过一个譬喻:“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这些名人名言都道出了读书与写作之间深刻的联系,这就是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提供各种内容的读物,让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读起来爱不释手,久而久之养成阅读的习惯。学生除了自由阅读之外,还要提倡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