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1 交换4.1.1 交换方式及交换网4.1.2 电路交换网4.1.3 分组交换网 数据报交换网络–4.1.4 分组交换网 虚电路交换网络–4.1.5 虚电路网络和数据报网络的比较4.2 IP 地址4.2.1 IPv4 编址系统4.2.2 IPv6 编址系统 (暂时没写,还讲吗?)4.3 因特网协议4.3.1 IPv4 协议4.3.2 协同 IPv4 工作的协议4.3.3 IPv6 协议 (暂时没写,还讲吗?)4.3.4 IPv4 向 IPv6 的转换(暂时没写,还讲吗?)4.4 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4.4.1 分组的转发4.4.2 路由表4.4.3 路由协议(暂时没写,还讲吗?)4.5 拥塞和拥塞控制4.5.1 拥塞的概念4.5.2 拥塞控制措施注:如果目录中现在缺的部分都补齐的话,8 个课时(原设计为 6 个课时,从第三章借两个课时)肯定不够用。现在已经整理的内容中可以去掉的只有“电路交换机的结构”这部分。但是课时应该还是不够。各位老师的意见呢?4.1 交换交换技术是网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交换设备?简单的讲就是为了节省传输线路。在交换网中,有些交换节点直接和端设备相连(例如计算机或电话),有些仅仅是为了路由。如图4-1 所示,如果不使用交换设备, 10 个设备之间采用直接相连,则共需10×(10−1)/2=45条链路。在广域网和互联网中,将所有端设备直接相连是不可能的。交换节点将两个或多个节点连接在一起,在他们之间产生临时连接。图 4-1 交换网络4.1.1 交换方式及交换网根据交换的方式和交换的特点,可以把交换分为 3 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包交换)。分组交换又分为两种形式:数据报和虚电路。用数据交换的形式来命名网络,就得到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其中分组交换网又进一步划分两个子类:虚电路网和数据报网。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电报网是报文交换,计算机网络采用包交换。目前报文交换已基本不用,因此重点讨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图 4-24.1.2 电路交换网1.电路交换网电路交换网组成 电路交换网是由物理链路连接的一组交换机组成的,每条链路用 FDM 或 TDM 划分成 n 个通道,每次连接仅使用每条链路上的一专用通道。图表示一个有四个交换机和四条链路的电路交换网络每条链路用 FDM 或TDM 划分成 n(=3)个通道。例 6.1,例 6.2三个阶段 连接建立阶段 在双方通信之前,交换机之间建立专用通道的过程。当端系统 A 需要与 M 通信时,它发送一个含有 M 地址的连接请求给交换机 I。交换机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