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 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 :商的近似数和积的近似数的比较。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余数的大小判断保留时的取舍。2.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商的近似数和积的近似数的异同。3.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能够根据余数的大小判断保留时的取舍。教学难点: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8.85÷13 0.72÷0.7 3.18÷2.82.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二位小数3.81÷7 246.4÷13 7.09÷0.52二、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准确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所遇到的数中,有时可以得到完全准确的数,它们精确,没有误差。如,某班有学生 46 人,这里的 46 是准确数。近似数:由于实际中常常不需要用精确的数描述一个量,或不可能得到精确的数。例如:中国约有 13 亿人。这里的 13 就是近似数。三、讲授新课:(一)列竖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5.7÷23 25÷91.思考:观察余数、除数和百分位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小组汇报3.小结:当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大时,商大于或等于五;当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时,商小于五。(二)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的比较:1.将下列各式保留两位小数:3.45×1.275 0.58×4.2165÷27 42÷872.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相同点不同点积的近似数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积是一个准确数商的近似数商除不尽是一个近似数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五、布置作业: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