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研究述评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耀眼夺目,闪烁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之光;它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流传千古的名家名篇,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诵读古典文学、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最佳启蒙教材,小学语文古诗的诵读教学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综合了近年来小语界对“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相关的思考和实践,主要从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地位与意义、古诗诵读教学的发展与分析等方面作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利用古诗进行教育、教学、教研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之参考。一、 古诗诵读教学的地位与意义1、我国“诗教”传统素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春秋时孔子生活的时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2001 年修订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是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从“质”和“量”的层面对古诗诵读做了“界定”:低段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中学段为 50 篇(段),高学段为 60 篇(段),并附录了 70 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在古诗诵读教学的“质”上则提出:在低学段中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中学段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高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凑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诗歌吟诵作为古代乃至现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地位非同一般,历来受到教育者们重视。2、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个人认为主要是由古诗自身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一是古诗具有语言凝练优美,韵律和谐,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表现形式独特的特点,因此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天然”范本。二是小学生处于记忆学习的“关键期”。《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诵读古诗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 0—13 岁,尤其是 6—13 岁期间的记忆能力是最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古诗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这个“关键期”的学习的精华作品一旦内化,将打下一生最重要的智慧和思想基础。3、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可以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1)有助于提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