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创设源于自然的艺术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对环境的诠释和实践更让我们叹服,他们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当然,我们不可能复制瑞吉欧学校,但我们可以接受和尝试他们“墙壁会说话、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环境是最佳的记录方式”等教育取向,并根据本土情况创设一个属于我们的校园,园本化特点的环境才会不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春天来了,带着泥土的气息、鲜花的芬芳、淡淡的绿意,春天悄悄的走来了,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以“亲亲小鸟”为主线,以主题形式对小鸟展开趣味探索。下面是我们在创设主题环境时的一些思路。一、 抓住艺术特色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让他们的眼睛在无数次欣赏之后,变得纯净敏感起来,让他们的双手在制作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变得灵巧起来,让他们的心灵在无数次体验熏染后变的美好起来。幼儿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情境中。将来长大了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基于环保的理念,创设环境我们首选淳朴清新的自然材料:麻布、棉绳、报纸、雪碧瓶、鸡毛及不同材质的纸,这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物,成为我们和孩子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草席上的大师画、报纸造型的小鸟、枯树枝编制的鸟窝......把活动室、走廊、橱柜装点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置身于这里让人感觉大自然就在身边,油然生出对自然界一木一石的呵护之情。孩子们也在不断的收集、观察、设计、创作、欣赏中审美能力得到发展。二、 主张师生共同参与幼儿园环境是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和创造性劳动的,以幼儿为主体显得尤其重要。在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和幼儿共同想象、共同操作、共同创造,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在“为小鸟安家”的活动中,很多幼儿提出要为小鸟造个花园,然而小班幼儿动手能力有限,用什么材料做怎样的花引起了大家争议,经过多次的尝试幼儿有了自己的主见:皱纹纸团捏变成桃花、黄丝带卷折变成迎春花、宣纸则印染出了更加缤纷的花朵......当遇到较为复杂的环境创作时,难度大的部分由老师操作,难度小的部分由幼儿操作。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