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1:浅谈如何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七年级 杨 军 有人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说:“教育是圣洁的殿堂。”这些赞美充分说明了教育事业的伟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说明教师这个职业无私奉献的所在。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每位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影响学生的素养。因此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要做有思想,有道德,有志趣的人,学生是一个有主动、有能力的学习主体,有接受世界挑战的各种准备,能接受外部世界的多样刺激,已经具有了克服困难的潜能,个体特征也已时有显现。这样的一个独特的个体不断的在和外部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主动的学习,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并且在影响周围世界和成人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成为发展中的主体。这些说明学生不是白纸,不是小苗,也不是娇弱无力、被动接受成人呵护的受体,而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因此,新时期高素质的教师,应做到: 一是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有人说:作为教师,不应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人,而应成为学生中的人。与他们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因为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师:理解人、有耐心、温和、可信赖、热心、上课有趣、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是学生的沟通者、倾听者。 二是加强爱特殊学生的修养。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能爱后进生的教师是神中之神。”不管是优秀学生、后进学生都各有长处,有自己的闪光点。 三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因为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们来说起着多么大的作用,我们的一片诚心,一番苦心,一颗爱心,必将培养出一批可爱而优秀的学生,并在学生中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望。热爱、尊重我们的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