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未来之路 作者:强建中 绪言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有趣的事:几年前郎酒厂一位老酒师退休后,被外地某酒厂请去传授技术经验,指导酿制郎酒型白酒,为此当地还专门开办了一个酒厂。这位老酒师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看家”本领,完全按照郎酒的工序制曲、配料、发酵、酿酒,可酿出来的酒却缺少郎酒的特殊风味。另外,古蔺县也有几家乡镇企业和国营酒厂学习郎酒,甚至搞“一切郎酒化”,但酿出的酒同样不具备郎酒的风格。因此有人认为,郎酒之所以成为佳酿,与当地的水土有关,便不惜工本,千里迢迢搬来二郎滩的黄壤土和郎泉水,到头来仍未酿出郎酒。还有就是全国有不少酒厂学茅台,却总学不到手。贵州在遵义搞了个异地茅台试验厂,用茅台的工人,茅台的技术,一切“茅台化”。终了,却仍然是竹蓝打水一场空。此正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大概山水之灵气是无法搬走的吧。 一、酿酒术起源之辨 1、白酒溯源 中国的酿酒技术已有 5000 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酒真正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笔者曾于 1993 年跟随四川民间一精通堪舆术的师傅研习相地之术,偶得一酿酒之法,据说就是流传于民间的“杜康之法”。从而了解到中国酒真正的文化内涵是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学说。也了解到杜康发明的秫酒是以高梁为主,以小麦、玉米、稻谷等原料为辅的一种白酒,笔者按该师傅传授的“杜康之法”进行反复参悟和验证,确认其香型别具一格,非酱香型、非浓香型、非清香型及现今任何一种香型,确认其香型的主体成份为正丙醇、异戊醇、仲丁醇、异丁醇,并将此香型定义为“露香型”。 《本草纲目》中所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气上,用气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若说蒸馏酒起于元代,那谁能告诉我杜康用高梁作的“秫酒”为何酒?因此,制烧酒之法仅仅是一种改善口感和杀菌保存工艺,并非是蒸馏酒的起源,故蒸馏酒起源于元代的说法是某些专家学者的断章取义。蒸馏酒的起源在仪狄、杜康之间的年代就有了。其法是用竹编的蒸笼,最多七层,每一层放中药材与酒糟混蒸以调味,蒸出的酒从蒸笼顶端由竹管导出经竹管上的冷凝器后进行收集。因中药材的加入使酒的成份复杂而口感不纯,必须进行贮藏。贮藏技术乃杜康之法的择重点,其法为选择地气冲和之处,用外敷有中药材的酒坛盛酒埋入地下,经 3-5 年甚至数十年的贮藏后启出饮用。秫酒盛行于秦代以前,到了秦代,“焚书坑儒”和民间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