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 年 2 月 10 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序 言 九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标志着首都发展开始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后五至十年,是首都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北京市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首都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对 "十五"时期全市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做出了总体部署,是指导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其它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九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标志着首都综合发展水平已历史性地站在新起点上,开始进入由工业化中后期向知识经济跨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重视的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与首都功能和市场需求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发展活力不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不够协调;水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突出;环境治理的任务艰巨;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城市发展不平衡,南部地区、卫星城和边缘集团建设总体上滞后,市区人口和产业过于密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因素时有出现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世纪之初的新课题 今后五到十年,我们既面临严峻的挑战,更有着难得的机遇。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将为北京开发转化科教、智力等战略优势资源,实现首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开放的加速推进,将为北京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高发展水平提供新的条件;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将为北京加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商务中心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将推动多方面要素的聚集和扩散,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注入新的巨大活力;全力申办 2008 年奥运会,将加快首都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为进一步提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