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认识 “窃、腋”等 7 个生字,会写“窃、炒”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本组课文导语,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重点。1、指名读导语。2、从导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强调“了解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是本组单元的学习重点。)二、引入《窃读记》这篇课文1.板书课题。2.怎样理解“窃”的意思?3、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和书写格式)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检测字词(练习出示):A.判断生字读音。B.认读词语并体会个别词语的含义。四、品读书滋味,感悟读书乐趣是啊,读书有千百种滋味。让我们回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书的书店,一起来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1.“我”是怎样“窃读”的呢?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描写我 “窃读”的动作的句子。2、同桌交流画的句子。3、全班交流,有感情朗读句子。重点指导:(1)“急匆匆地赶”,“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挤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抓动词体会作者对读书的如饥似渴。(2) “急切地寻找”,“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抓比喻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3)“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5)“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