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 展望 2006。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是继续高歌勇进,还是稳健调整? 力量来自于方向。 本报今起联合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推出系列年度巨献------“2006 上证年度经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将瞄准房地产、能源、金融等几大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产业。以最权威的数据、最翔实的分析与预测,并采撷精英人士的观点,一一为您呈现 2006 年最需要关注的行业发展动向。 本期登场的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由本报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这也是国家统计局调整我国 GDP 数值后,国内推出的最新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报告。白皮书从宏观政策、市场风云、城市点击、资金攻略四方面着力,分上下两期、共 6 个版刊出。敬请关注。 2006 年“为住而买” 记者戴玉达徐王婴 2006 年将是鼓励住宅消费年。 自住型住宅将成为中国经济内需主导型及绿色增长模式的关键着力点,并且带动整个房地产市场从过去的高速发展向低速加强、稳步回升阶段转变。 12 月 16 日在上海举行的 2006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与预测研讨会上,来自多个国家权威部门的经济学家及权威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2006 年政府将大力发展自住型普通住宅消费,并进一步改善在中国房地产的供需结构,同时房价将会总体稳中有升。 鼓励自住房消费 “中国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 3.5 亿农民进城住房的问题,这是长期的问题,但短期内,是有支付能力的人买得起房子”,16 日,刚刚参加完中央明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陈淮在上海 2005 年住交会上信心十足,“2006 年是鼓励住宅消费年,这是中央的精神”。陈淮是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 三天后,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在京表示,国家已开始采取手段解决房地产发展中的矛盾,使商品房主要成为居住商品,而不仅是投资品,国家要特别鼓励为住而买,限制投资或者投机购房,他表示,经济适用房在房地产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已经从 2003 年的6.1%下降到 2004 年的 4.1%左右,国家要大力提高普通商品住宅的建设,并进一步增加普通商品住宅的比重。而几乎在同一天,国土资源部也对外表示,2006 年国土部门将对土地供应有保有压,但会进一步增加普通商品住宅的土地供应,继续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严格控制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土地供应,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十一五规划,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要达到 30 平方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