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论1.1 地下水质量标准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 1。表 1 地下水质量标准标准名称项 目III 类标准值单位限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pHmg/L(pH 除外)6.5~8.5总硬度≤450高锰酸盐指数≤3.0硝酸盐氮≤0.2亚硝酸盐氮≤0.02硫酸盐≤250铜≤1.0铅≤0.05锌≤1.0六价铬≤0.05镉≤0.01砷≤0.05汞≤0.001铁≤0.31.2 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保持《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具体的保护目标情况详见表 2 和附图 XX(环境敏感点分布图)。表 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类 别名称相对方位/与开采边界的距离特征环境功能矿 区外 围居 民点A 屯矿区东南面/220m人口约 250 人;以井水和自 XXXX 山引山涧水为饮用水源;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地 下 水满 足 3类 功 能区要求B 屯矿区东南面/450m与项目地有山体相隔;人口约 220 人;以井水和自 XXXX 山引山涧水为饮用水源;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C 屯矿区南面/500m与项目地有山体相隔;人口约 230 人;以井水和自 XXXX 山引山涧水为饮用水源;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D 屯矿区东南面/650m与项目地有山体相隔;人口约 240 人;以井水为饮用水源;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E 屯矿区东南面/650m与项目地有山体相隔;人口约 210 人;以井水为饮用水源;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1.3 地下水评价等级由于开采过程需要抽排水,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地下水位下降,同时由于矿体的开挖扰动、废石和矿石的堆放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因此本项目属于Ⅲ类建设项目。(1)根据Ⅰ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矿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其岩性为下奥陶统黄隘组泥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页岩和砂岩等组成,厚约 800 多米,分布在矿区约90%的地方。经试验,该岩层的渗透系数 K 为 0.00066m/d(7.64×10-7cm/s)。从勘察钻孔的静止水位判定,本区地下水位埋深 11.16~35m。因此,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评估区范围内只有一些季节性的溪沟,大气降雨是评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它主要通过表层下渗补给地下水,赋存于下伏的基岩构造裂隙中。大气降水除少量沿岩石裂隙或孔隙往地下渗透以外,绝大部分均沿山坡流入矿区内小冲沟处。可见,建设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矿区范围内无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但矿区外围的塘梨山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