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一、学生状况分析进入数学新课程后,因教师理念的更新、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受年龄特征和所用教材特点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活跃大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特别是少数学生已能够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从他们充分列举实例来解释数学问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二、教学任务分析(选自《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三维世界,发展空间观念。“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线、点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而本节“点、线、面、体”,将研究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数之间的关系,是后续几何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同时,其研究方法等也成为后续学习的基础,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丰富的实例、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⒉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⒊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三、教学过程与分析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情境激趣,适时点题;②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③动手实践,直观感知;④合作交流,探究新知;⑤随堂练习,巩固质疑;⑥师生交流,归纳小结。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 情境激趣,适时点题内容:教师:为了迎接北京 2008 年的奥运会,国家体育中心在奥林匹克公园修建了功能齐全、外观别致的游泳比赛的场馆——“水立方”。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水立方”是一个什么几何体?(教师在屏幕上给出“水立方”的图片)学生:它是一个长方体。教师:长方体是比较常见的几何体,那生活中除了长方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几何体呢?学生 有圆柱。学生 有球体。学生 有正方体和圆锥。教师 还有吗?学生 还有棱柱和棱锥。﹙同学们用实物作一一展示﹚教师 很好。这些几何体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我们把它们简称为“体”。教师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中去,从“水立方”中抽象出一个长方体,请问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 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教师 面与面相交形成了多少条线?学生 形成了十二条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