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要求学生能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宏观把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2)本节课将以信息的获取过程:“确定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评价信息”为线索,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1)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来源,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2)能根据实际工作的信息需求,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3)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和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分析问题及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整理的良好素养。(4)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能对信息获取效率给予关注。【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3)能利用信息采集卡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和整理。【教学难点】(1)能从包含的问题中分析信息需求(2)能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整理。【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根据本章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与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2)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将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范例教学法从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例子出发去探索发现与之相类似的事例,并尝试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或理解它们,并由此领悟它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价值【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布置本章综合活动:制作一份防范自然灾害的电子作品新学期第一天,教育部号召全国中小学生和家长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节目通过现场演习和比赛,教授学生如何避险、自救和救助他人。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要求各部门在开学之初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黑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专题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安全自救主题活动、写观后感、办手抄报、制作电子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