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的学生虽同处一校,同在一班,但各人的个性往往大不相同,他们在思维能力、认知方式、经历爱好、兴趣习惯和意志耐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并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呢?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方式如何体现,将直接制约着师生的思维和行为。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极坏的事,他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及真诚和自信。”教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师只有真正处理好了这一问题,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语文课才真正有味。2.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示。著名教育家怀海特先生认为:“教育的过程像生活的过程一样。必须致力于指导激发,而不是强加一种预定的没有意义的模式,”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当外界刺激有利于个体发展时,个体本身就会以全部的潜能迎合这一刺激;反之,当外界刺激不能激发个体特征时,个体本身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各方面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觉得不是老师逼着他学,而是自己主动要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激励性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都 能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和爱护,都能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多方面着手,不拘一格地去组织教学。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笔者先前都是讲清了词、句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读读背背,然后便匆匆结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劲头不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受新课标的启发,再教此文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疏通文意,师生评议补充;探讨文中的科学知识及人物的个性品质;分角色表演,评选最佳表演者;畅谈感想,交流学习所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很好。3.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