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创新教育中牟县姚家乡初级中学张守亮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途径,又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有人研究过,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积累的匮乏、精神的空虚、锤炼的机会太少,加上作文命题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力有所下降。相当多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些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头疼,作文教学似乎走到山穷水尽的境地了。一、大力倡导、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清人赵翼曾说:“意未经人说过,则亲;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诗家之能新,正以此耳。”写作、作文教学的创新亦是如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学习,吐故纳新,不断吸收、借鉴更新的教育理论、思想,精于引导,在树立创新意识方面做学习的先锋、学生的向导。所谓“一树梅花万首诗”,如果每首诗大多雷同,那么这万首诗则是一种无聊和浪费。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有积极的思想、新颖的角度、奇特的构思,要富于时代气息,要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引导、启发时,曾援引过篮球赛例子,大多数学生都从人的角度去观察、描写双方队员、场面,但一个学生却以拟人手法用篮球经过哪些不同特征的手、脚,如何被抢,如何进篮等,构思出一场精彩却很少涉及参赛队员的佳作,使其他学生深受启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这样从平时开始,及时引导。二、加强训练,培养联想、想象的创造思维能力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在写作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经验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辐合收敛思维和开放式发散思维等,培养他们天天思维的好习惯,力求达到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智力活动的纽带,而想象则是智力活动的翅膀。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就是想象。”通过扩写、续写、断想等写作,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通过联想日记的写作,发展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树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的空间观念,如能领略这种境界,处处皆世界,物物皆生命,那就会得到一种直觉的美感,结果,学生写出来的即兴文章精妙连篇,令人惊异。三、结合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不同个体间的身心特征、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等各不相同,更主要是学生在写作上屡次“失败”,没能及时矫正,长期形成心理压力及写作方法的不当,造成了对写作的畏惧感。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在实施分层次教育教改实验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互帮互助中发挥助人为乐和群体精神,渗透培养交际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如制作读书卡片、参观、浏览、读书、演讲、故事会、即兴写作比赛等,创造接触书籍、生活、社会、自然的机会,从活动中去丰富积累,获得生动表象。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见闻,陶冶情操丰富作文内容,增加写作机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教育的机会,提高写作兴趣。文学评论家刘勰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敛而后识器。”实践和博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前提。俗话说:“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经过长期的积累、观察、实践,在写作时学生就可以调动平日的表象积累,找到符合自己和水平的切合点,正如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只有当学生无话可说,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样才能提高兴趣,写出佳作来。四、兼收并蓄,试行学生互改教学批改问题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写作是一种特殊精神产品,决定了写作教学具有主体性。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文章中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又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