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与数学家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有着放浪的一生,他总是习惯在“贵妇人的客厅里寻觅灵感”。不过在自己的遗作里,这个晚景凄凉的“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写道:“几乎所有灾难的发生,都是由于我们没有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原作者,是比波德莱尔早生了一个多世的帕斯卡。这个法国数学家终日埋头了这样一笔丰厚遗产——帕斯卡定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水银气压计等。波德莱尔口中这句充满了忏悔意味的话语,却是帕斯卡一生秉持的座右铭。帕斯卡代表着许多数学家身上的一种共同气质——他们习惯于远离世事,默默工作,不像艺术家和诗人那样“好出风头”、“惹是生非”。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纵观人类历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数学家们似乎很容易赢得政治家们的信任和友谊。在波斯古国,几乎每一位出类拔萃的数学家,都得到了君王的庇护和赞助,这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是 11 世纪的苏丹马克沙利邀请数学家海亚姆到首都伊斯法罕,修建天文台与主持历法工作,海亚姆为天文台奉献了一生大部分时光。数年前,这段传奇还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在此后两百多年的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刚刚创建了一个辽阔的帝国。不过,他召见次数最多的,却是一个叫做李治的数学家。这个初来乍到的统治者,想要授予李治很高的官职,借以笼络知识分子,但李治却辞官不受,前往偏僻的封龙山讲学,并终老于此。在近代的欧洲,开明君主和政治家对数学家极为友好。比如,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很早就代表大学进入议会,后来又被女王安妮亲自授予爵位,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数学家。可是牛顿对政治毫无兴趣,他在议会的唯一发言记录,只是要求打开窗子。我们可以说出许多国王与数学家交往的故事。这些数学家,尽管已是最为接近权力中心的人,但他们并未为此动心,依旧默默地坚守着独立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人们也因此更加尊敬他们。所以,当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300 周年之际,英国学者威斯特福尔为此事撰写了一篇文章,他意味深长地写道:“我们从不纪念某某文官的 300 周年诞辰。”的确,虽然政治家在任时声名显赫,但卸职或死后,很容易被人们遗忘。而有些数学家之所以具有广泛持久的魅力,原因只在于数学本身。然而,数学家也是人,他们也免不了有七情六欲、私心杂念。在历史上,也不乏喜欢参与和从事政治活动的数学家,只是,他们的结局却更加意味深长。例如,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就热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