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教学教学内容:教材第 28-30 页例 5 和例 6 及练习七。教材分析:“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 6 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 0 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 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0”的道理。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0”。教学难点: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同年级段的其它的算法学习内容来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学生更容易漏商零而犯错。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1、算理难以理解。2、学生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优化意识、估算意识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3、学生在计算中的学习通常就是模仿教师所教的方法。主动探究算法的能力较弱。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因此,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基本上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复习引入法。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亲手尝试计算,在对比中,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算理,关键是理解 0 占位以及简便算法的书写格式。3、练习法。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学生1在学习了“商中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