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 循环语句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循环语句,能运用循环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教学难点: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的格式与逻辑的区别与联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的赋值、输入、输出和条件语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算法的循环语句。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有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两种语句结构。即 WHILE 语句和 FOR语句。二、师生探究问题 1:设计计算 1×3×5×……×99 的一种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累加问题,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再将流程图转译为语句。 转译为问题 2:设计求满足 1×3×5×7×…×_>10000 的最小正整数的一种算法 转译为FOR 语句的操作步骤:这个程序一共四步: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变量 S 表示积,并赋给初值 1。S1 S←1S2 I←1S3 I←I+2S4 S←S×IS5 如果 I 不大于 99,那么转 S3;S6 输出 SS1 S←1S2 I←1S3 如果 S 小于或等于 10000,那么 I←I+2,S←S×I;S4 输出 IS←1For I From 1 To 99 Step 2S←S+1End For Print SS←1 I←1While S≤10000I←I+2S←S×IEnd While Print S第二步开始进入 for 循环语句,首先设 i 为循环变量,分别设定其初值、步长、终值。这里初值为 1,步长为 2,终值为 99。第三步为循环表达式(循环体)。第四步用“End For”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的循环。WHILE 语句的步骤:第一步选择一个变量 S 表示积,并赋给初值 1。第二步是选择一个变量 I 表示循环值,并赋给初值 1;第三步开始进入 while 循环语句循环体:S←S×II←I+2解释:I=1 时,1×1=1≤10000, I←3(1+2);遇到 End While 开始第二次循环;三、数学理论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For 型)两种语句结构。1. 直到型(FOR 型)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 I From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说明:当计算机遇到 UNTIL 语句时,先执行 For 和 End For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