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复习方略 考点: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语法现象:实词: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 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1. 积累性的。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 达”的要求是译文要表意要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1 、不译。①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职称、器具、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翻译。如“侍中”、“侍郎”、“尚书”、“长史”、“参军”、“诸侯”、 “烛之武”、“南阳” “里” “斗” “亩”等。但名称不全、只用了省写简称的,翻译时要补全,如“桓、灵”补译为“桓帝、灵帝”,“泸”补译为“泸水”,“忌” 补译出姓。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② 、当时的称谓可以不译。如“先帝”、“陛下”。“陛下”也可以译为第二人称尊称“您”或“陛下您”。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③ 、古今同义的词语不必译。如 " 创业 " 、 " 天下 " 、 " 危急存亡 " 、 " 晓畅 " 、 " 和睦 " 、 " 计日而待 " 、 " 谨慎 " 、 " 然后施行 " 、 " 危难 " 、 " 贤臣 " 、 " 小人 " 。即使要译也无非是解释该词而已。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例如:1.“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 日行千里。3.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4.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 2 、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 使 我掌 其北门之 管。 │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灌水之 阳 有 溪 焉,东 流入潇水。 灌水 的 北面有 溪流向东 流入潇水 灌水的北面的一条溪流,向东流入潇水2 、 计 未 定, 求 人 可 使 报 秦者,未得。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去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① 换 . 在翻译时应把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