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树与大树”作文指导及例文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事、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你的感悟或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要点解读:这是一则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审题的突破口在于三问三答的内涵,尤以大树的回答为要。针对小树关于怎样成长得健壮、完美的问题,大树的回答是:要吃青山、白云、蜂鸣、蛙唱-----大自然的精华;要吃鸟粪、腐叶-----吸收后可转化为成长所需的营养(如批评);要经受风雨雷电的的洗礼——在挫折中经受磨练;拒绝阴暗的情绪――拥有乐观向上的情趣。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写作角度。正确立意:1、2、3、4见要点解读5、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营养与精神营养如:书本知识、师长教导与传授的经验、艺术、体育等方面)材料中第一第二观点6、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乐观、坚强等)材料中第三第四观点题目范例:1、在困难中成长2、选择生命的芬芳3、用微笑来面对人生的风霜雨雪4、心有阳光5、用歌声迎接黎明6、选择生活的菜单7、以挫折为梯8、让快乐永驻心间19、痛并快乐着10、用一缕树魂看人生11、不经风雨,怎能“参天”12、阳光总在风雨后◆精彩语段:⑴没有风暴,船帆只不过是一块破布。------题记雄鹰接受一次次从峭崖上摔下的痛苦,才有了飞翔天际的一刻;河石接受一次次波浪的撞击,才有了浑圆光滑的形体;大树接受一次次风雨雷电,才有了枝繁叶茂、青翠光鲜。苦难对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接受苦难的洗礼,人的意志会更加坚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古往今来,这样的人不胜枚举。⑵“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生命总有太多的无奈,,只有勇敢面对,才能走出困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面对艰难困苦,勇于奋斗,才能成就辉煌。⑶雨丝细密,一位老人迈着轻盈的步子在放怀高歌--------这是苏轼在赋诗高诵。乌台诗案的苦楚,贬谪远地的无奈,谪居之地的凄苦,人生的不幸接踵而至。但他并没有怨恨,愤怒,而是:“吟啸且徐行”,高唱“大江东去”、“竹杖芒鞋”、“一衰烟雨任平生”。他以前无古人的豁达胸襟,对这一切都乐观面对,最终成就了他一代文豪的美名。⑷陡峭山壁上的松树,没有肥沃的土壤,可它却依然有傲立于东风的雄姿;潺潺的小溪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可它却依然唱着生命的赞歌。若要问为什么,因为他们懂得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不抱怨不愤事,凭借现有的条件努力完善自己。⑸凤凰浴火,方得涅槃重生;春蚕破茧,才能翩然化蝶。同样,苦难也能使人们走向辉煌。⑹像大树一样,感谢风雨雷电,遗弃愤事、抱怨和黑暗,走出人生的黑夜,以微笑迎接人生的黎明。⑺成长的欢宴上,我们可以体味屈原的“离骚”之苦,可以品尝太史公的人物传记,可以吃掉陶潜的“悠然见南山”,可以与太白同饮,与诗仙同醉,也可以与诗圣同悲同仇。醉翁亭间逢醉翁,东坡之上望东坡。欢乐的宴会之上还可以听元曲,品红楼……生命的菜单偶尔,我穿过一条喧杂的大街,走过一片热闹的市场,或是闲步在宽敞的超市间,满眼,尽是那些庸庸碌碌的人们,横梭竖穿,你推我挤,游离的眼神,紊乱,疲惫,茫然。城市的步伐,扬起的尘灰,嘈杂的街头音乐,不经意中,我们似乎遗忘了生活原来的色彩。何不,把自己置身于安静的一隅,在温柔的灯光下,列好你生命的菜单。你的菜单上,是否写下了明媚的阳光,山脚的清泉和冬日的飞雪?大树吃了白云青山,喝了朝露雨雪,挨了劲风雷电,得了败花腐叶,才长得壮实,长得挺拔,人也一样。泰戈尔说:“人啊,去叩叩大自然的2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