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搞活微观经济这篇大文章微观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搞活微观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职责,也是检验地方政府创造性贯彻执行中央决策成效的具体标尺。湖北要履行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神圣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搞活微观这篇大文章。一、坚持市场主体地位,以市场化改革增强微观经济活力经济活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1强化市场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从根本上转变了经济工作理念和政府职能定位,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指明了方向。我们清醒认识到,湖北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就在于市场经济理念的差距,要切实在树立“市场决定”理念上一步到位,自觉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完善市场机制。所谓市场决定性作用,就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履行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湖北实际看,完善市场机制要着重围绕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主要包括健全有利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生产要素体系,健全有利于公平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的政府治理体系等,真正使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学好市场课程。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遵循,最需要学好的就是市场课程。尤其是面对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分布式、网络化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全社会、各领域都成为“市场大学”的“学员”,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再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市场、培育市场、服务市场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能力。3通过“市场大学”的进修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涌现更多逐鹿市场的龙头企业,造就一支驰骋市场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大量善用市场规则的政务人才。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资本重组提振市场主体活力科学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微观主体永续活力的重要保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世界知名企业持续成长的实践经验。从湖北省情看,搞活微观就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激发非公有经济创造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混合所有制拓展国有企业发展新空间。湖北是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社会负担重。要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资本的放大和引领功能。支持央企以混合所有制形式在湖北建立新兴产业基地;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打造竞争优势突出的省出资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增强政府融资平台的资本运营能力、产业培育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加快建立与企业效益挂钩的股权激励机制,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以混合所有制释放非公有经济发展新能量。非公有经济是扩大就业、具有发展活力的群体,无论是公有经济还是非公有经济在搞活微观中的作用都不可替代。湖北的非公有经济近年来呈加速发展态势,中小企业占95%以上,民间投资占68%以上,民营经济占553%以上。但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公有经济仍然是湖北发展的“短板”,与江苏相比,全省民营市场主体仅相当于其一半,注册资金不足其3成。搞活微观,要着力把这块“短板”拉长。坚持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废除不合理规定,彻底消除各种附加条件和隐性壁垒。积极引导非公有经济的投资方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养老医疗服务、非义务教育等民生领域投资,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