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 开火车读,齐读。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善鼓琴》。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1、师:学习古文,首先要求读通读顺,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出示幻灯,标注课文朗读停顿提示)老师这里标注了古文朗读停顿的标示,请用笔画在书中,再朗读课文,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3、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4、梳理字词,积累文言常识,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学生自己找出“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学生在书上作好记录,以便积累。)5、疏通文意,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我们学习古文,想要理解内容,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预设:联系上下文;借助书中的注释;查看参考资料)(逐句疏通,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竞相解答,教师帮助。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1、师:我们读了几遍课文,知道了课文有几位主人公?(板书:伯牙钟子期)幻灯示两人简单资料,学生自己读。 2、师:课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的?(重点理解“善”)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前面的两个“善”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是——“善于”、“擅长”的意思,那么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啊!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3、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在书中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