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VIP免费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_第1页
1/3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_第2页
2/3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_第3页
3/3
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全网发布:2011-07-29 16:25 发表者:郭瑞林 15773 人已访问 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发作 2h 后的血清 Myo 即开始升高,4-6h 达高峰。由于 Myo 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 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 4-8 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 12-24 小时出现。在心肌损伤后 7-10 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 cTnI 浓度可高达 100-300ng/ml。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 AMI 检测“金标准”,特异性较高。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三种标志物 Myo、cTnI、CK-MB 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高梅兰 文章来源:检验科生化室 点击数:1662 更新时间:2013-05-23 肌红蛋白 MYO 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 2-3 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 小时达到最高,24 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 30 分钟-2 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肌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指标。 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上是一种很有效的指标。 若患者具有 CK—MB 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变化,且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 2 倍,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应考虑 AMI。CKMB 质量(CK-MB mass)用于心梗的诊断时,所用诊断界值推荐为正常人参考数值上限的 99%分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