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9)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 B)A、方向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社会性2、认母的关键期是;(D)A、2—3 个月 B、5—6 个月 C、1—2 个月 D、1 岁前3、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B) A、2-3 岁 B、1.5-2 岁 C、1-1.5 岁 D、4-5 岁4、不属于儿童口吃的原因的是(C)A、生理原因 B、心理原因 C、暗示 D、模仿5、“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6、1 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C)A、10-15 分钟 B、8-10 分钟 C、5-8 分钟 D、15-20 分钟7、顶叶属于:(B)A、运动中枢 B、体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8、使用排除法时,小班的图片为(B)A、3 张 B、4 张 C、5 张 D、6 张9、儿童大脑中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是(C)A、脑干 B、大脑皮层 C、后脑 D、沟回10、大班幼儿的游戏多为(A)A、规则性游戏 B、角色性游戏 C、模仿性游戏 D、社交性游戏二、填空题1、传统气质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3、2 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4、婴儿形成对父母的依恋是在__________月时。5、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__________。6、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7、人们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8、儿童大脑皮层各区成熟最晚到是__________。9、第二信号系统是以_______最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10、__________保证了新生儿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三、名词解释:1、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2、超限拟制指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3、亲子关系儿童与父母(包括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几所伴随着的一种情感关系。4、观察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5、电报句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是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是成人的电报是文件。四、简答题1、怎样培养幼儿想象力?①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是他们都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