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教学设计作者:陆军 所在单位:兴庆区掌政中学 邮政编码:750006 联系电话:13895418576 eamil:wf000123@163.com设计思路: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节课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性学习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1)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学生比较熟悉、比较喜爱的金鱼,在上课前一周就组织学生每天到实验室观察金鱼的生活,播放一些关于金鱼的视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金鱼的生活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从而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仅限于一个问题一个方案进行探究,而是在本课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地全方位探究,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能做到的探究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2)教师也以探究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从开始的观察金鱼、准备实验,到课堂上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及表达交流,以及最后的得出结论都有老师参与的身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有科学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而不至于使学生的探究变得无序、无理、无味。实验教学分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安排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 5 节“科学的探究方法”里,在学生认识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安排学生到生物实验室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及学习使用显微镜,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特点金鱼这种实验材料具备学生感兴趣并且易得易观察的特点,教材安排学生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使得探究教学能真正落到实处。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次进入生物实验室学习生物这门自然学科,内心充满了神秘、好奇及兴奋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课前一周就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参观生物实验室,观察金鱼的生活,使得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充满了好奇及期待的心理。但是,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欠缺,虽然上节课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但是对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重视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教学,使得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条件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条件简单、易准备,教师在课前利用 PPT 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