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案一、开发区基本情况1、开发区概况⑴ 建设现状⑵ 建设规划及思路市政道路:建设南环路西延伸段以及**二路,以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市政道路网络。环境保护: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 万吨以上;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延伸。基础物业:作为开发区的基础配套物业,将建立物流仓储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中心,也可称为先导物业,其功能基本类似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政府吸引各类中小企业入住和拉动就业的便利条件。商业房产:将进一步加大商业房产包括酒店、商务中心以及商铺等的开发和经营力度。⑶ 财政收支状况开发区财政收入每年为 4 亿多元,并以年均 15%以上的速率保持增长;土地收入尚有较多未到位。开发区支出状况为,用于建设以及各项开支的资金需求额每年为 10 多亿元,开发区已经向银行借款超 10亿元。总地看来,目前开发区每年的资金缺口约 10 多亿元,考虑到土地收入存量,财政状况暂时还能保持平衡,但如果考虑到接下来开发区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基础物业等,开发区未来几年还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缺口仍然很大。2、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情况⑴ 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回顾开发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管委会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开发区在面临建设资金短缺、建设管理经验薄弱等众多挑战下,不断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协商和探讨,终于达成一致,决定以 BT 模式开启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之路。⑵ 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评价二、国内基础设施投融资综述纵观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各地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的实践,其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其主要手段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1、引进社会资本运作的必要性及意义⑴ 引进社会资本是克服目前政府举债建设的局限性的迫切需要2006 年 5 月,五部委严禁政府“打捆贷款”,地方政府或各级开发区、政府窗口公司靠一纸安慰函、承诺函向银行贷款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2006 年底,国家出台将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此举直接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开支急剧减少,依靠土地开发来平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举步维艰。上述政策均对传统的融资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各地政府项目投资纷纷受阻⑵ 引进社会资本是国家投融资改革的大势所趋2004 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