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十五”规划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 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 种,总产量 43 万吨,位居世界第二。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 个剂型 4000 余个品种。 2000 年,我国 5 大类制剂片剂、水针、粉针、胶囊、输液产量分别达到2778 亿片、 264 亿支、 93 亿支、 486 亿粒、23 亿瓶。一些重要品种如维生素C、青霉素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传统中药,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 多种,中成药产量已达37 万吨,品种8000余种。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 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 20 种,生产预防制品约9 亿人份。可以生产包括X 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还可以生产8 大类 1200 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1978 年至 2000 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二)“九五”取得的成绩“九五”期间,医药行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 医药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0 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2332 亿元,年均增长%,高于“九五”计划15%的目标。实现工业增加值578 亿元,年均增长 %。医药商业销售总额完成1509 亿元,比 1995 年增加 705 亿元,年均增长%。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达64 亿美元,其中:出口38 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 8 亿美元,年均增长 %,医药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医药工业实现利税总额 27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