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发布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总则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二、 单位基本情况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3.1 风险识别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3.2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3.3 风险能力评估3.3.1 风险防范措施3.3.2 应急队伍建设3.3.3 应急保障制度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4.1 领导机构及职责4.1.1 应急领导小组4.1.2 现场指挥机构4.2 工作机构及职责4.3 地方机构及职责4.4 环境应急专家组五、预防与预警机制5.1 环境风险源监控5.2 预警及措施5.3 预警5.3.1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5.3.2 预警措施5.3.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六、应急处置6.1 分级响应6.1.1 分级响应机制6.1.2 分级响应的启动6.2 信息报送6.2.1 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6.2.2 信息报告的方式和内容6.2.3 信息通报6.3 先期处置6.4 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6.4.1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6.4.2 现场人员应急救援6.5 应急监测6.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6.7 信息发布6.8 安全防护6.8.1 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6.8.2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6.9 应急终止七、后期处置7.1 调查与评估7.2 善后处置7.3 恢复重建7.4 保险八、应急保障8.1 应急队伍保障8.2 经费保障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4 通信与信息保障九、监督管理9.1 预案宣传培训9.2 预案演练9.3 预案修订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规范医院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性环境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6)《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院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固废(包括医疗废物)、Ⅲ类射线装置失控等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1.4 应急预案体系医院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院长王骏、副院...